
钱学森图书馆丨钱学森的“书之缘”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第四展厅里,通道两侧各有一面由11排、7列书柜构成的巨大书墙,令人震撼,也将钱学森对书的热爱展露无遗。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第四展厅里,通道两侧各有一面由11排、7列书柜构成的巨大书墙,令人震撼,也将钱学森对书的热爱展露无遗。
钱学森图书馆中,竖立着的这枚DF-2A (东风二号甲型),是由当时的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赠予钱学森图书馆的一枚型中近程实体——1966年,我国进行与“两弹结合”试验,使用的就是这款型号的。
“当参加巴拿马环太平洋世界博览会的宾客们来到教育展厅的西北角时,他们比往常逗留了更多的时间。在这里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很多中国宝塔的缩小模型群中,在这些模型的周围环绕着大量雕塑、绘画、木制家具、柚木衣柜、樟木盒子、古老的漆器屏风和有一个世纪之久的寺庙的铜锣,这些展品被艺术的摆放着,而且它们工非常精细,在整个展览会都找不到能够与之匹敌的艺术品。”
土山湾,地处徐家汇南端,这一带原来是肇嘉浜和蒲汇塘两条河流的交汇处。1836年,时任江苏巡抚林则徐兴修水利,下令疏浚河道,将淤泥堆积在河湾处,因而得名土山湾。百年时光里,于此创办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无意间掀开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土山湾工艺场在当时到底有多先进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时间回溯至百余年前的1912,土山湾的能工巧匠便已将西洋的彩绘玻璃工艺应用于讲述“中国故事”。繁复的木刻雕花,绚丽剔透的玻璃柜门,趣味横生的人文典故,尽显中西文化融合的奇妙意境。
土山湾,地处徐家汇南端,这一带原来是肇嘉浜和蒲汇塘两条河流的交汇处,1836年江苏巡抚林则徐兴修水利,下令疏浚河道,将淤泥堆积在河湾处,因而得名土山湾。百年时光里,于此创办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无意间掀开了中国近代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土山湾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创造了中国工艺史上的诸多“第一”,馆藏珍品不胜枚举,但若论土山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牌楼”可谓当之无愧。
“五一”劳动节是劳动者的节日,如果说徐家汇的科学之源是由徐光启萌发的,那么,土山湾的匠心之作,则是由兢兢业业的劳动者历时经年而成的。
感知经典的人、事、物、景,见中西文化交融为魔都上海成就的文化积淀与气质滋养,感知独特魅力,领略奇妙意境…
The Cradle of Shanghai-style Culture